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建的梦想(1/ 2)
稿县县城方不过十里,城墙大多由黄土垒城,高不及丈。在贴着外城西北角,有一幢大宅院,外观平实,但院墙深厚,高度超过了稿县城墙。门口时常有鼻高眼深的色目人逡巡防护。
赵权选定的酒肆,就在西门外,离这座宅院近二里地的官道边上。要不是蒋郁山出力,赵权可搞不定这么好的位置。
赵权把这个酒肆全扔给列维去经营,按列维的规划,拿出了前期售酒的一半利润来建这个酒肆,并将股权分成十份。一份归真定军、一份归郭侃部、一份归由蒋郁山与丁武均分,一份归渐丁队其他四个大男人,一份由列维独享。其他的划至梁申名下。
酒肆取名“石忽酒肆”,建成后从冷冷清清到宾客盈门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赵权开始佩服于列维的经营能力,同时佩服的还有自己的眼光。
于是在第二年新年到来之前,又投入大本钱,将酒肆改造成为“石忽酒楼”。
石忽酒楼的经营,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收获。真定府、大名府、河间府,甚至从保州、涿州都有犹太人纷纷前来拜访。这些犹太人过来,并不是因为听说酒好,而是纯粹为了“石忽”这两个字。
金国灭亡后,北地犹太人的体系被完全打乱,各地会堂几无保存,倒不是因为蒙古人仇视犹太人,而是北地各城市中,无论是官府衙门、大户宅院、僧寺道观,没有在城破之前投靠蒙古人的,全被焚毁一空。
残存的犹太人,四处流散,许多人找不到依靠的会堂,许多人也失去了生计。有些向山东迁移,还有些渡海去了日本与高丽。听说真定府竟然有个称为“石忽”的酒楼,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发出了集会的号召。
半年多的时间,稿城竟然成了河北犹太人的一个集会点。还有人主动南行开封,去协助开封会堂的维持事宜。没了后顾之忧的列维,在每天的祷告中愈加虔诚,他也愈加坚信,赵权便是他等待许久的福音。
新年过后,来稿城的犹太人越来越多。此时的列维才知道,他的祖国,竟然又一次在遭受着苦难。
千年之前,自罗马人侵入耶路撒冷后,绝大部分的犹太人便被迫流亡于世界各地。耶路撒冷自此在阿拉伯人与十字军的基督徒之间数度易手。十年之前,控制埃及的阿尤布王朝将耶路撒冷割让给了第六次东征的十字军。教皇下令,在各地烧毁犹太人的书籍,尤其是被犹太人奉为“圣经”的《塔木德》,并屠杀不肯改奉基督教的犹太人。
此时,蒙古大军依然还在西征,部分犹太人希望可以由他们提供资金,让蒙古军队助他们收复耶路撒冷。
但没有一个蒙古军将领接受他们请求,让这些犹太人大失所望,一些犹太人便随着部分东撤的蒙古军队,来到遥远的东方,希望可以寻求到重建以色列的机会。
这些刚到中原的犹太人,见到稿城的石忽酒楼,无不感动落泪,都希望可以在此建立一个容身之处。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