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点拨(1/ 2)
江南,贺家。
杨七老爷因为在临行前生了一场病,故而并没有同陈寺卿和宁冬荣一并回去。但为了保险起见,找了替身同行,而他则是躲在堂妹府邸上养病。
这日,宁冬荣接到了从京城来的书信,眉头一直不展。
杨侍郎抬头正好看到俊俏少年郎一副愁苦之色,不由开口问道,“何事如此忧愁,将你这一副好样貌拧做恶鬼状!”
杨侍郎好美色,不拘男女,风景亦然。故而他最见不得破坏美色之事,一副晚春风景图上,来着这么煞风景的人,才会问道贺清愉。
“接到京城的消息,皇上已经十日未曾露面了,一切往来事务都由承欢宫汝安公主传达。”贺清愉进了园子,往海棠树下的石桌旁去。
海棠树下,疏影斑驳,四月天,阳光有些灼热,杨侍郎眯了眯眼,往石桌另一边指了指,示意贺清愉坐下。
贺清愉施礼安坐。
杨侍郎才道,“京城的消息,一直都有传来。你母亲虽然聪慧,在商场上很有手腕,在官场上却施展不开。你无长辈教导,今日舅父便指点你一二!”
贺清愉颔首侧身做倾听状。
“我问你,京城和江南之事,可有因为皇上不露面而慌乱?”
贺清愉回想这几日的平静,摇头。
“既然不乱,那么一切尚在皇上的掌控之中。皇上近臣不少,儿女也多,为何单单选了这位不足十岁的孙女汝安公主做传达,你可知?”
“汝安公主虽年岁小,但行事颇有风范,且识时务。”贺清愉道。
杨侍郎笑了笑,“这是其一,还有其二。汝安公主生长在内廷,皇家儿女早熟聪慧,汝安公主自小在皇上跟前便盛宠优渥,皇上选了她不意外。另外,汝安公主的宫殿离启元殿不远,听闻承欢宫的护卫堪比启元殿森严。你道为何?”
贺清愉一点就透,立马回道,“因为廉郡王!”
杨侍郎听他这样说,这才正色道,“皇室孙辈也只得这一位身子弱的嫡长孙,皇上爱重他非常是情有可原。昭哀太子一脉,只得这一位承继血脉。但是正因为如此,汝安公主才会视他如珠如宝,而他也成为汝安公主的软肋!”
贺清愉回想萧扬欢待廉郡王的细节,似乎她从未将这位小王爷带到众人眼前,去的最远的地方便是李皇后的立政殿。饶是如此,看护的也是十分谨慎,旁的宫妃无论尊卑与否,都不能近身。
“你不常留心京城,只怕不知道。汝安公主在昭哀太子生祭当日,去了一躺清净寺,次日回来便在宫门口与诚王哭诉。当时还传出许多流言来,直到昨日传来消息,说是了尘大和尚给廉郡王的批语不好。”
贺清愉有些不明白,这些事情如何能和昌隆帝选择萧扬欢随侍身边有关。
杨侍郎见他不解,想了想换了一个说话,“汝安公主姐弟三人无父无母,可是他们的宠爱胜过皇子公主,这些全是来自皇上。曾听徐少卿说,汝安公主很识时务,这样的小姑娘又经历了人生大事,背后还有谢家指点。”
“你说,只要皇上但凡露出一点意思来,汝安公主会如何?”
贺清愉脑中闪过萧扬欢坐在软榻上同自己针锋相对又步步为营的样子,“必定急皇上所急,忧皇上所忧!只是侄儿不解,昭哀太子和诚王都是嫡子,且关系亲近。她若是暗地里诚王所用呢?”
杨侍郎闻言,笑的高深莫测。“之前我还想着,皇上仁善一辈子,若是选了手段果决者为储君,对南楚倒是极好的事情。只是没想到皇上竟然能下狠手料理了江南的一团污秽。”
贺清愉见状,心中大骇,很快就明白了杨侍郎之意。江南之事早就是昌隆帝的一块心病,之前因为梅侍郎之死,朝中争议多日也无结果,哪知最终昌隆帝下了狠手,派了手段最狠绝的陈寺卿来处理。
而如今昌隆帝因病不露面,甚至传出驾崩的消息,无疑不是给心怀叵测之人的一个暗示。如若真有持身不正的人和世家,只怕等待他们的便是昌隆帝的铁血手段。
“其实,皇上这一招走的极为精妙!”杨侍郎端着雨过天晴色茶杯,靠在海棠树下,遥看天际云朵,很是惬意的叹息一声。
贺清愉思忖七舅父的这一句话的意思,还未想个明白,就有下人匆匆过而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他起身对杨侍郎拱手告退,便到了处事的花厅。
厅中站着十来人,看打扮都是京城人士,且从站姿上看,都是行家里手。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